星期六, 2月 03, 2007

設計從品牌出發

蔣友柏(2007-01-02)
看了不少工作與設計產業相關的讀者的回應,心裡面有很深的感觸,雖然我只投身設計產業三年,他們的「無力感」與「艱苦」我完全感同身受。畢竟設計牽涉的範圍在過去幾年的台灣,已經有很多變化,設計業者與企業客戶都在找尋遊戲規則。


設計三法之一:創意/想法

橙果的第一年,設計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單純的想法,儘管橙果的設計師都在本土市場有一些實務經驗。那時候台灣時尚媒體已經開始說Starck、Newson的設計,或Sony與Apple的產品有多屌,每個設計師都夢想能成為那樣的大師,我們也希望。只是大家都沒想過日本與歐美經歷過多少年的扎根,市場有多巨大,才能養出那樣的大師,那樣的設計。

台灣的設計從「OEM、ODM」開始。代工也是有設計的,只是它是「做」出來的,而非「設計」出來的。跨進這個產業的第一年我們都在摸索什麼是設計?學習如何在設計產業生存?

設計三法之二:作品/做法

那時候我逼自己一個禮拜要上網看80個國外設計與新產品相關網站的內容,那不是帶著欣賞的角度看,是去想人家為什麼會這樣設計,是基於怎樣的創意與使用者想法。所以第二年,橙果吸收了Michael Young與他帶進來的一批外國設計師。

我們不斷找案子做,只要價格合理的案子我們都接,因為唯有真正經歷在地化設計的洗禮,才能真正讓台灣本地的客戶認同。但是我們辛苦拉進來的案,到了外國設計師那常常被嫌是shitty case。業務與PM聽了一肚子大便,還是得陪著笑臉解釋客戶為什麼要那樣要求。

這群設計師都為歐美大品牌做過設計,面對台灣那麼小的市場裡的客戶需求,自然覺得台灣客戶視野狹小,更對諸如成本、生產等諸多限制覺得不以為然,他們等於還要扮演 Solution Provider的角色,跟以前只要參觀一下工廠,就可以在辦公室畫設計圖的景況有天壤之別。

這種文化衝擊,是一種台灣設計要跟國際接軌的必經陣痛期。可喜的是,外國設計師開始去了解在地市場,有一部分台灣設計師經歷這種國際化與本土化衝擊,更從設計助理培養出獨當一面的能力。而我們內部對於設計案開始到完成,也演變到今天自成一格的做法。

設計三法之三:品牌/手法

進入到去年,「設計」的定義對橙果來說,從「完成案子」的流程,變成「為產品創造附加價值」的手法。

i-pod在擁擠的市場裡,找到了很大空間,靠的是什麼?就是「品牌/手法」。所有的品牌都有其最根本的策略與優勢,所以設計的著力點便是成為品牌實體化的手法。將此一「手法」透過設計的過程,散佈、影響黑手們及客戶,終至市場端,這是business,必須一開始就存在著。設計於此,則從品牌思考為起點。

這種想法已經被許多國際品牌落實了,但是台灣需要產品設計的廠商,比起韓國三星都只能算中小企業,市場又那麼小,因此對創新設計的市場接受度與後續的生產投資會保守很多。要他們appreciate設計,要他們拿出錢來投資設計,就得像傳教士一樣,不斷地用各種國內外案例與創意提案,向客戶傳播設計如何帶來品牌與產品競爭優勢。

至於台灣業者在這個部落格裡被批評的狀況,橙果其實經歷過更糟的,所以有一些產品根本沒有人知道是橙果設計的,橙果也不想承認;甚至橙果乾脆解約認賠出場都發生好幾次。這種案子多半是客戶主事者要我們照著他們的意見畫圖,甚至表明他們是老大,是業界的前輩或長輩。

對 於前輩我當然尊重,但是設計有設計最後的堅持,在瞬息萬變的產業裡,設計與市場的結合早就沒有規則可循。我只相信,設計不能被當成是一種畫圖的專業,設計也不只是時代的「潮流」,而是實際存在的「活動」,所有認同設計可以創造價值的企業與設計業者,最後會在這「活動」中,創造新的歷史。

Wikipedia

偽基百科